2月7日,我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對外發布。其中提出,選擇太原、大同、臨汾3個不同類型城市為試點,開展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5%,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
減污降碳將突出工業、交通、城鄉建設、農業、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為此,我省將實施12項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重點工程,包括:全面關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以及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其他焦爐;首批重點推進國電湖東、晉控同熱三期、晉控陽光二期、華能山陰、中煤大同、國能太原6個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煤電項目建設;實施山西中部城市群散煤清零工程;加快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城市建成區及周邊20千米范圍內的鋼鐵、焦化企業率先實施深度治理;以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區、孝義經濟開發區、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鋼鐵、焦化產能集中的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等。
方案明確,各市要結合各自產業特點,至少選擇10家重點企業進行減污降碳試點。到2025年,全省要力爭推動100家以上重點企業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行動,打造“雙近零”排放標桿企業。